前幾日的臺日對抗賽,臺灣犬再度贏了日本國家武士隊,在前面的八局中華隊可以說是威風八面。 但是第九局到了中職最強終結者之一的陳韻文的手中戰局開始急轉直下,陳韻文居然連續丟掉五分,
魔龍之戰
差點就讓日本國家武士隊翻盤,而這也讓許多網友捏了一把冷汗。許多人開始紛紛質疑陳韻文的真正能力,
信用版推薦
也有人認為是總教練黃甘霖調度不利。 但是就我那場比賽看來,陳韻文當晚的表現,球種的能力都沒有問題,就連網上許多人認為的控球問題或許是其中一個問題,但是在我看來,最嚴重的問題或許是他過於明顯的Tipping Pitches可能已被日本打者注意並掌握住。 "Tipping Pitches"是指「投手在投某些球種時會有的小動作, 讓對方打者可以從投手的投球動作或姿勢,來預判來球的球路」 而我發現,只要注意陳韻文在握球時手套的擺動,就能輕易的分辨出下一顆球是直球或是指叉球。 這是陳韻文在投指叉球時的動作 影片截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Xk2A68zeE&t=758s 上傳者:J H R SPORT 而這是陳韻文在投直球時的動作 影片截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Xk2A68zeE&t=758s 上傳者:J H R SPORT 很明顯看得出來,陳韻文在投指叉球時,前面可能有一些小祟動,但是後來就把手套放好並沒有動,甚至一開始就沒有祟動的情形。 但是在投直球時,卻一直很明顯的在敲手套,甚至在投球前一刻手套都還有大幅擺動。 讓我們放大來仔細看陳韻文的投球動作 影片截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Xk2A68zeE&t=758s 上傳者:J H R SPORT 上面影片是指叉球,下面影片則是直球,其中手套的擺動差異非常顯而易見。 其實陳韻文在壘上無人的揮臂式投球這樣的情況更明顯,只是我找不到影片來比對。 至於對更高階級的日本打者來說,這樣的動作似乎無疑是直接告訴他們要投什麼球路,因此即使陳韻文的兩顆主力球種,直球和指叉球都是挺有Stuff的優秀球種,但日本打者也沒放過這個好機會,還是將陳韻文敲的是七葷八素,黯然下場。 不過好在繼任投手鄭凱文上場後,
娛樂城首儲
即時踩住煞車,才沒順利讓日本國家武士隊翻盤,終場6:5贏球。 這幾年來,抓Tipping Pitches這件事是各家打者為了對付其他投手而日漸重要的功課,畢竟打者上場打擊並不能像動漫般有信念就可以出現安打,猜球路打擊一直是打者最重要的功課,如果能從投手身上得到東西能夠用來鎖定球路,那為何樂而不為? 因此在事後討論這個問題時,許多人的直觀反應可能會是不屑一顧的回答:「Rivera只投卡特球還不是那麼殺?」但其實這個世界上又誕生了多少個Mo?因為幾個特例而輕易的把對於Tipping Pitches的討論簡單帶過是不太對的。 就拿統一獅的洋將安狄在韓職的變化球放球點來說。 影片來源:https://namu.wiki/w/%EC%95%A4%EB%94%94%20%EB%B0%B4%20%ED%97%A4%EC%BC%84?from=%EB%B0%B4%ED%97%A4%EC%BC%84 如此一致的放球點卻能投出許多不同球路,為什麼當年安迪年齡已算是老將且均速僅140Km/h上下,卻能在韓職得到巨大的成功,這不就是因為沒有被抓到太多漏洞才能夠在韓職生存嗎? 因此我覺得用幾個特例就把一個問題給就此框住是不對的。 話題回到陳韻文身上,這幾天陳韻文行使自由球員權力,而前一陣子又有費城費城人隊的臺灣區球探王金勇和其他球探到場觀察(剛好那天作者我也去看該場比賽XD),因此費城費城人隊傳出對簽下陳韻文這件事來說興趣很高。 但是對於新版CBA的規則,將國際自由球員年齡門檻由原本的23歲提高到了25歲,陳韻文目前22歲,
戰神賽特試玩
並沒有到門檻的25歲,所以陳韻文如果赴美將只能簽下小聯盟約並從小聯盟開始比賽。 雖然僅一場失敗的比賽完全不能定奪陳韻文的評價,
多寶老虎機
這樣有失公道,
線上二十一點
陳韻文無論是成績和球種能力,都值得更高一層級的挑戰。 但如果不將可能已被抓包的投球動作改掉的話,我想不管最終旅外還是回歸中職,都會是他面對打者時最大的風險。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i8Tie6qlM&t=79s 上傳者:CPBL Analyst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i8Tie6qlM&t=79s 上傳者:CPBL Analyst 延伸閱讀: 如懸崖般的墜跌,"這一顆"是陳韻文生涯最霸氣絕殺的指叉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