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點看待「運氣」這個用詞。洋基隊這季運氣好不好?無論站在正反立場,我們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說今年的洋基某種程度相當好運,並非錯誤理論 — 根據國外數據預測系統推算,洋基季前被推估今年只能拿79勝、晉級季後賽的機率僅14%,兩項數字都是分區墊底;但截至目前,即便剛在奧克蘭被橫掃、在洛杉磯打的一蹋糊塗,洋基目前仍有38勝29敗、和紅襪並列分區第一的戰績。洋基真的運氣差嗎?從季前預期的角度看,洋基不只運氣不差,還鴻運當頭。 季前有多少人期望Aaron Judge在本季前300個打席,繳出逼近200的wRC+?他去年有44.2%的打席被三振、OPS差點連0.6都不保。季前被預設為四號外野手Aaron Hicks,生涯前四年僅有77wRC+的貧攻火力;但本季卻在219個打席中繳出157wRC+,也不會有人不認為這是洋基意外的好運。此外,Brett Gardner的120wRC+、Didi Gregorius的124wRC+、Starlin Castro的131wRC+、Matt Holliday的137wRC+,恐怕全都遠遠超出季前的預期 — 若你有興趣知道的話,上述四人去年的wRC+分別是97、98、94、109。截至目前,在這四人身上球隊已獲得了超過1000打席的額外產能。 如果你說Chase Headley打得比去年還差 — 他過去兩年都繳出92wRC+、今年「只」有86wRC+,那我們除了不能忘記他今年已高齡33歲、也同時要記得另一位33歲外野手Jacoby Ellsbury傷退前,他也在153打席中繳出108wRC+;過去兩季他的wRC+是83、91。除了幾乎所有人的表現都遠超越預期的打線,洋基投手群也有意外收穫,只是比起誇張的打線稍微少一些 — 去年球季炸到中途被下放小聯盟、防禦率破5的Luis Severino,這季投出防禦率低於3的王牌身手;今年之前沒有半點大聯盟經驗、也並非百大新秀的24歲左投Jordan Montgomery,也投出了3.78防禦率的驚奇表現。 當然,田中將大這季慘不忍睹的表現,證明並非所有洋基球員都受到幸運之神恩寵,但在75.1局投出3.46防禦率的CC Sabathia,水準也高於一般37歲投手被預期的產能。總而言之,從球員打出的表現來看,
RG富遊娛樂城
洋基在這方面運氣很好 — 無論是球技真的有成長、或單純球運好,反正幾乎隊上大部分的主力球員,都打出了遠超越過去、或預期水準的成績。眾人剛好都選在今年大爆發,也讓原本被預期本季將是重整年的洋基,反倒變身成季後賽的強力競爭者。然而,這支球隊有另一方面運氣很糟 — 身為攻守表現有機會拚季後賽的球隊,洋基優質的球賽內容並未很有效率的轉換在勝場上。 靠著一卡車的意外奇兵,洋基的確打出了超乎預期的好戰績,但並非最頂尖 — 目前洋基56.7%的勝率在大聯盟僅能排至第六、也和同分區的紅襪戰的很膠著;考量紅襪的團隊深度較優、洋基的戰績有較多成分是靠著奇兵墊上來,因此後者在分區王位的爭奪戰上,算是落居下風者。以下是今年球季美東各隊奪取分區冠軍的機率漲跌變化圖:
雖然戰績相同但紅襪陣容較被看好,故洋基被認為僅有三成的機率奪下分區冠軍、落後紅襪的五成七;預測不一定精確,但目前洋基打得很辛苦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最後仍能殺入季後賽,有無奪下分區冠軍是差很多的 — 不信可以問問對2015年賽季還有印象的洋基迷。若被逼入外卡戰,很可能打完一場就得放寒假;就算能進首輪,也得在王牌投手已經被燒掉的情況下作戰。但事實上,以洋基今年的攻守表現來看,他們理論上不該打的那麼辛苦、早早拉開和紅襪隊的距離;這也是洋基運氣比較差的部分。當然,這或許也能被解讀成正面的消息:壞運並沒有延續性,因此若洋基持續繳出目前這樣的攻守內容,將更銳不可擋。 那為何洋基會被認為,他們今年優質的攻守內容,並未有效率的轉換在勝場上?首先我們可以來看最直觀的得失分差 — 意即得分減失分,洋基這季的得失分差為+108、領先全聯盟其他29隊。得失分差排行榜2~6名的球隊(太空人、道奇、響尾蛇、落磯、國民,
歡樂捕魚
這五隊平均得失分差+87.4),
娛樂城遊戲
平均勝率高達0.633、最差的國民也有0.609;反觀得失分最好的洋基僅有0.567的勝率。假設洋基也能有63%左右的勝率,現在紅襪已經落後他們3~4場球 — 紅襪今年的得失分差為+29,遠遜於洋基隊。(註:根據數據派作家Bill James的「得失分差換算勝率公式」,洋基領先紅襪足足六場勝差。) 話雖如此,得失分差其實並非「最能反映攻守品質」的數據。當然,長期來看得越多分、或失越少分的球隊,就會有更高的贏球機率 — 棒球是一項分數比別人高就會贏的運動;因此,得失分差確實是一項能觀察球隊贏球效率是否合乎預期的工具。但這種做法有其盲點 — 得失分差僅能幫我們釐清「分數轉換成勝場」的效率,但卻無法分析「攻守品質轉換成分數」的效率;而後者也是容易被運氣、或其他外來因素影響的一環。那麼,為何同樣的攻守內容,轉換成分數的效率會不一樣?舉例來說,
SUPER體育
A隊和B隊都在某局內繳出同樣的攻守內容:敲出兩支一壘安打、一支全壘打、製造三個出局。 然而,A隊的排列方式(或出現順序)為出局、出局、一壘安、一壘安、全壘打、出局;B隊的排列方式為出局、出局、全壘打、一壘安、一壘安、出局。我們能發現,即便兩隊的攻守內容一致,但A隊卻能得到3分、B隊僅能得1分;但長期來看,
ATG電子註冊
所謂「攻守事件的發生順序」根本不具有可控制性 — 只要樣本數拉大、時間拉長,過程雷同的A隊和B隊,長期下來會得到一樣的結果。簡單來說,除非有夠長期的時間能將隨機運氣抵銷乾淨,否則攻守內容轉換成分數的效率不一,是每一隊都可能發生的情況。因此,若只看分數轉換成勝場的效率,並非最客觀衡量「運氣」的方式。 直接看球隊的攻防數據,會是衡量投打實力最直接的方法:以下將採用的做法為,觀察球隊攻、防兩端的wOBA值 — 此數據跟wRC+概念雷同,但前者缺少球場、及對齊聯盟平均的校正。我們能依照此數據,衡量球隊攻守兩端的表現;簡言之,若球隊打下的wOBA比對手打下的wOBA還高,就表示球隊有較高機率贏球、反之則是入不敷出,輸的機率大。以下兩張圖是聯盟所有球隊攻防兩端的wOBA差距排行;第一張列出得大於失的球隊、第二張則是入不敷出的球隊:
從這兩張統計表,我們能發現幾件事 — 除了得失分差,洋基也是全大聯盟攻守表現最好的球隊,自己打下的0.35wOBA高居聯盟第一、將對手的wOBA壓制在0.295也冠霸聯盟;無論投打,洋基今年的表現都很傑出。從攻守兩端的wOBA來看,紅襪甚至並非美東表現次佳的球隊 — 光芒才是。相較之下,紅襪的攻守產能僅略高於聯盟平均,
遊戲娛樂城
卻能和洋基並列分區龍頭,就能知道後者這季把攻守品質轉換成勝場的效率有多麼差(當然,紅襪有Criag Kimbrel能把緊迫的戰局守下來,也有加分作用)。問題來了:為何洋基今年把攻守成績轉換至勝場的效率這麼差?此現象只是運氣導致、還是會延續下去? 答案很好理解:洋基這季在關鍵時刻實在打太爛了,且誇張的是無論投打都是如此。我們先來看打擊 — 洋基今年在壘上無人時的wRC+為112、高居全聯盟第二;在得點圈有人時則是113、排聯盟第六。這顯示洋基的打擊狀況並沒有因為壘上有多少人而產生差別;然而,「關鍵時刻」的定義並非只是看跑者有無攻佔得點圈 — 在落後十分的第三局下半攻佔滿壘、和平手的九局下半攻佔滿壘,狀況顯然大不同。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依照場上的狀況,將比賽切割成三部分:低張力、中張力、高張力。 在低張力的情況下,洋基這季的wRC+為聯盟最高的127、中張力時的115wRC+一樣是聯盟榜首;但當比賽進入高張力、時刻最關鍵的階段,洋基的wRC+降到了81、排聯盟第21。白話來說,洋基這季打線產能旺盛的時候,都剛好遇上比賽沒那麼重要、勝率差距明顯的時刻;但進入戰局膠著、白熱化的時刻,洋基打線就會貧攻。悲劇的是,投手也有一樣的問題 — 今年洋基投手在低張力時,對手的對戰wOBA僅有0.288、排聯盟第一;高張力時0.289wOBA則僅能排第九。雖然差距沒那麼大,但和打擊也有的產能落差加起來,洋基的損失相當可觀。 有多麼可觀?FanGraphs有一項數據「Clutch值」能幫我們稍作量化 — 它的概念就是球隊自己(張力低)跟自己(張力高)比較,計算出產能若能不按時機平均分配、和球隊實際打出來的狀況相比,會有多少落差。若實際打出來的狀況比平均分配還要好,Clutch就會是正值;若實際打出來的狀況比不按時機平均分配還要差,如洋基隊今年的情況,Clutch就會是負的,代表關鍵時刻打得比較差。按照這個數字(詳細算法在這),洋基攻擊端今年的Clutch是 -5.5、在大聯盟墊底;這代表洋基打線的產能若可平均分配,可以多贏4~5場球。投手的Clutch值相較之下沒那麼慘,但 -2.61依舊在聯盟墊底。 投打加總,洋基整隊Clutch值是慘烈的 -8.1,遙遙「領先」MLB其他隊伍、最接近的是馬林魚 — 該隊今年的Clutch「僅有」-4.26;而洋基和馬林魚之間的差距,恰好等於馬林魚和第13名(從後面數)的老虎隊之間的差距。由此可知,這季洋基「攻守成績轉換至勝場」的效率究竟有多麼差勁;光是Clutch打不好,就可能讓洋基白白少贏了7~8場球。若我們再把紅襪本季的+2.3 Clutch值丟進來,就更能感受到Clutch值的影響威力。另外,洋基Clutch值異常糟糕並非特定幾個人所導致,而是一群球員都在場上張力較高的時候軟手,加總下來的悲劇。
攻擊方面,Judge的-1.5 Clutch是全隊最糟,不過那或許是因為他在低張力時的表現太變態 — 本季他在高張力時的wRC+為188、低張力時為221;即便他在高張力的時候還是很殺,但比起低張力時仍然「遜色」不少。Chris Carter恐怕是球迷最有感的人,本季 -0.95 Clutch隊上野手第二差,低張力時他的wRC+高達121,高張力時僅有53。Castro低/高張力的表現分別為157/94、Hicks則是188/99、Didi Gregorius為153/33、Gardner為119/7;上述四位球員今年的Clutch值分別為-0.7、-0.58、-0.4、 -0.37。在比賽張力低的時候,他們全都是名人堂級打者;比賽張力高的時候,全都變成最好平均、最差投手等級的打擊水準。 投手群方面,災難也在多名主力身上發生。Tyler Clippard才投28.1局就已累積 -1.15 Clutch值 — 這季他在比賽低張力的情況下,投出0.089的對戰xwOBA;其餘時刻則飆漲至0.391。Sabathia在低張力的對戰wOBA為0.283、中/高張力為0.321,Adam Warren為0.147/0.253;這兩人的Clutch值為 -0.78、 -0.6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洋基Clutch值最高的投手是田中將大 — 這也告訴我們Clutch值的分布是隨機的,好的球員也能出現很差的Clutch值、差的球員也能出現很好的Clutch值。但對洋基來說很悲劇的情況是,幾乎所有主力戰將的Clutch值都很糟糕。
但好消息是,Clutch值完全沒有預測性 — 白話來說,無論過去Clutch值高還是低,我們都無法藉此推估球員未來的Clutch值表現。根據FanGraphs的數據派作家Jeff Sullivan在2015年做的研究,他將2002至2014年所有球隊上下半季的Clutch值做比較,發現關聯性是0、也就是完全沒關聯。以下是他在文中提供的三張線性關係圖,縱軸為球隊上半季的Clutch、橫軸為下半季的Clutch;依序分別是打擊、先發和後援:
三張圖都顯示,過去的Clutch值和未來的Clutch值毫無關聯 — 完全沒預測能力可言。也就是說,就算洋基過去這段時間的Clutch值奇糟無比,但這是不用動手調整、就有機會自動好轉的情況;就跟丟硬幣一樣,控制硬幣丟出正或反是不可能的事,只能交給隨機去決定。或許這對洋基迷來說,是稍微能放下擔憂的消息 — 即便戰績已在快跌下分區龍頭,但以最實際直接的攻守內容來看,這季的洋基並不遜於大聯盟任何球隊;而假設洋基能大致維持這樣的攻守品質,還是很有機會和紅襪打一場不知誰會贏的肉搏戰。讓洋基戰績陷入如此膠著的因素,目前看來比較偏向運氣方面。 但另一方面,現在的戰績也或許不免會讓人感到有些可惜。即便慘烈的Clutch值並沒有預測性,但在過去這段時間造成的嚴重傷害,仍已經對戰績產生影響;若洋基本季的運氣能再更好一些、攻守產能更平均分配一些,可能已領先紅襪有一小段距離。能打出全大聯盟最棒的攻守內容實屬難得,但也因為如此,沒能換回同等的戰績,難免會讓人覺得運勢不佳;若我們把這支球隊的頭號農場新秀Gleyber Torres昨天傳出整季報銷、要開Tommy John手術,Sabathia要躺入傷兵名單一陣子等利空消息算進來,這支豪門軍團最近的運氣確實是不怎麼好。 當然,雖然要持續拿出高品質的攻守內容會是大挑戰、且洋基目前最大的疑慮,就是幾位大奇兵(尤其是打線)之後會不會冷掉下修、會下修多少也是問題;但若洋基能將目前不錯的攻守能力大致維持下去,搭配「理論上」應該會谷底反彈的運氣,依舊有機會和紅襪、光芒等同分區的強隊肉搏。至於洋基到底是否為運氣最差的強隊,仍得看從哪個角度切入 — 季前鮮少人預期他們能成為強隊,但突然冒出好幾個奇兵,意外地替洋基撐起堪稱強隊的成績,這可能得算是好運氣;但打出最一流的攻守內容,卻沒能換得最一流的戰績,這恐怕就能符合運氣不太好的論述。
======================================================================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很讚的地方:MLB球迷交流園地!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討論比賽、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如果您是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那我個人則是大力推薦MLB Corner,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 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Google.com、BrooksBaseball、Fangraphs ,